偏远站长视角:低代码助力数字鸿沟破冰
大山深处的信号塔下,我守着这座偏远小站已经十多年。这里的网络曾像山间的雾,时有时无,村民们用手机发个消息都得走到山头。直到去年,我第一次听说“低代码”这个词,它像一束光,照进了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 我不是程序员,也没学过软件开发,但低代码平台让我第一次有了“造工具”的能力。拖拽组件、配置逻辑、预览发布,整个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直观。我试着搭建了一个“村级事务通知平台”,村民们终于能在手机上第一时间看到停水停电、天气预警等信息。以前靠喊喇叭、贴告示的日子,终于翻篇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村里的年轻人开始愿意回来了。他们看到我们也能用上数字化工具,开始尝试做电商、搞直播、卖山货。我用低代码平台帮他们搭了个“特产销售登记系统”,订单、库存、物流都能自动记录,效率提升了不少。有人笑称我这个站长现在成了“数字村长”。 网络信号依旧不如城市,但工具的门槛降低了,知识的鸿沟也正在被一点点填平。我开始在镇上组织“低代码小课堂”,教年轻人和村干部怎么用这些平台。他们学得比我更快,做出的系统也更贴合实际需求。看着他们熟练地配置流程、调试页面,我仿佛看到了这片土地的未来。 有人说,数字鸿沟是技术的差距,其实更是机会的差距。低代码不是万能的,但它让没有深厚技术背景的人,也能参与到数字化建设中来。就像园丁用简单的工具,也能培育出繁花似锦的花园。我愿意做这样一个“低代码园丁”,在大山深处,种下一颗颗数字化的种子。 2025建议图AI生成,仅供参考 这条路还很长,但我知道,只要我们愿意动手、愿意尝试,数字鸿沟就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而我,也会继续守着这座小站,看着它慢慢变得智能、变得有温度。 (编辑:51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