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在沪投运
发布时间:2021-12-24 16:54:59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沪投运,标志着这一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解决窄通道大容量输电难题,有助于消除负荷热点地区的供电卡脖子现象。 据悉,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长春变电站和漕
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沪投运,标志着这一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解决窄通道大容量输电难题,有助于消除负荷热点地区的供电“卡脖子”现象。 据悉,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长春变电站和漕溪变电站两座220千伏变电站之间,线路全长1.2公里,设计电流2200安培,为国家电网在国内首次建设的超导输电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线路最长、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高温超导电缆。 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在沪投运,这是12月22日拍摄的超导电缆终端。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超导输电的原理是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环境中,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特性,使电力传输介质接近于零电阻,电能传输损耗趋近于零,从而实现低电压等级的大容量输电。 该示范工程由国网上海电力承建运维,项目自2016年启动至全线投运,历时5年多;工程主体部分于2020年4月开工,历时1年半完工。 “一条35千伏超导电缆相当于传统220千伏电缆的输送容量,可以替代4至6条相同电压等级传统电缆,较以往可节省70%的地下管廊空间。”国网上海电力总工程师谢伟说,这种传输效能和空间经济性上的显著优势,使得超导电缆适用于将大容量电能直接输送到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 当前,全球范围内超导输电技术的研发方兴未艾。近15年来,上海持续支持高温超导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了从超导材料到电缆集成的核心能力。 下一步,上海将全力推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导产业高地。一是深入研究超导电缆的可靠性、经济性,推动超导电缆实现从“样品”转变成“产品”;二是突破高温超导材料低成本制备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超导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三是不断拓展磁浮、可控核聚变等领域的超导应用;四是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打造超导产业发展的集聚地。 (编辑:51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内容
- 三星Galaxy S20 Ultra配置称王:支持100倍变焦堪比望远镜!
- 小米旗下首款高端竞技显示器:小米显示器27英寸165Hz版真机
- 苹果14寸全新MacBook Pro曝光:慎重花万元买13寸!
- 德国电信:若排除华为则无法快速实现5G信号覆盖
- 苹果中国官网上架机架式Mac Pro:51999元!
- vivo S6发布会日期公布:3月31日线上演绎“一出好戏”
- 雷军呼吁笔记本更换手机65W充电器,联想高管回应: 各有所长
- 提振业界信心!雷军宣布旗舰新品小米10全线采用LPDDR5内存
- 平头哥宣布开源MCU芯片平台 成国内首家芯片平台开源企业
- 新纪录!7.67Gbps全球最快!联发科发布二代5G基带芯片,支持
站长推荐
热点阅读